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1|回复: 0

漏雨老屋换两套新房 成都“北改”完成第一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5 05: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群富完成签约

      ●昭觉寺西林社区昨日启动签约,半天签约29户


      ●三层“漏雨”楼房,按原地安置政策换得2套70平方米的新房


      成华宣华西都市报记者杨东摄影雷远东


      “签了,签了,刘大爷中‘头彩’了!”昨日上午10:30,成华区青龙场街办西林社区传出一阵欢呼,63岁的居民刘群富在合同上按下手印。这位土生土长的昭觉寺农民,成为成都“北改”签约第一人。据悉,昭觉寺片区是成都市第一个实质性启动的北改片区。


      首个牵手新房 他成“北改”签约第一人


      昨日一大早,青龙立交桥附近的一条小街道上,成华区青龙乡西林村6-7组的居民将两个“北改签约”工作点围得水泄不通。“昭觉寺南片区‘北改’正式启动了,我家在西林社区的老房子在搬迁范围内,今天一大早赶到这里,就是为了早点办手续。”55岁的蒋仕文告诉记者。


      与工作人员详细交流后,蒋仕文就开始填写《农房搬迁过渡、安置协议》。青龙街道的工作人员林忠秀说:“从目前情况来看,蒋仕文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个签约的。”在程序快走完的时候,蒋仕文却在安置房的套数与面积上拿不定主意。


      排第一的蒋仕文没签成,就给了63岁的刘群富“机会”。填表,算账,刘群富很快就走完了程序,在西6-001号合同上签字,按下手印,成为成都北改启动以来签约的第一人。


      逢雨必淹的旧房 冰箱穿20厘米“高跟鞋”


      “我来之前就和老伴商量好了,换2套70平方米的房子,还能得到一些过渡费补偿。”签完合同,刘群富告诉记者,“这下好了,等到搬新房,下雨天再也不怕房子被水淹了。”“我们家的楼房共三层楼,底楼68平方米、二楼88平方米……”刘群富拿出合同详细算了一笔账:按照原地安置的政策,他可以选择2套70平方米的新楼房。此外,他还获得了一笔搬迁过渡补偿款。


      “这样的条件,对于我们家改善生活很有帮助。”刘群富带着记者来到自己的房屋。“这是我87年自己修的房子,当年还不算差,现在就不行了。我们现在都还没有通气,烧的是液化器罐。对我一家人来讲,最怕就是下雨了,每年夏天几乎是逢雨必淹。你看那冰箱下垫着20多厘米高的砖块,就是避免电器进水的”。


      200住户搬迁 昭觉寺南片区年内变靓


      “我们西林社区的项目就是位于昭觉寺南侧与2.5环之间的项目,既是北改的‘改旧’,又是‘城中村’改造。”成都市成华区青龙场街道办事处主任胡生亮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一大早居民就在排队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半天时间就签约29户。因为项目占地100余亩,共有200多住户将进行搬迁。


      胡生亮透露:“根据计划,签约工作将一直持续到22日,年内就将把旧房全部拆完,部分区域也将变漂亮。”


      “北改”故事


      18平米蜗居没地方挂婚纱照


      曹家巷小伙盼搬新家补办婚礼


      一幅长约1.5米的婚纱照上,一对新人情意缠绵地依偎在“爱情湖畔”。这是彭艺峰夫妇的婚纱照,自从拿到照片之后它就被“封存”在衣柜的一角。原因很简单,他们蜗居的面积狭窄,照片无处悬挂。“北改”工程启动了,这一对新人已经谋划好,等今后搬进新房,婚礼、乔迁两件喜事一同举办。


      25岁的彭艺峰,家住在曹家巷一街坊14栋一单元3楼。从外公外婆开始,他们一家就住在这18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从出生到现在一住就是20多年,彭艺峰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数了。“买房成家,对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才两三年的年轻人来说,想都不敢想。”彭艺峰说。2010年10月20日,彭艺峰与女友罗娜登记结婚。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他们专门照了一套精美的婚纱照。“我们也一直想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幸福,但是住房简陋。别说布置新房、举办婚礼,就连婚纱照都找不到地方挂,更不要说生儿育女的事情了。”一脸苦闷的彭艺峰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


      彭艺峰说,“等将来搬进新家了,我一定要在卧室最好的位置挂上这张婚纱照。”彭艺峰希望他所居住的曹家巷能早日搬迁,在庆贺乔迁之喜的同时,补办自己的婚礼。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摄影报道


      人物专访


      启动到签约只用12天创“北改”最快速度


      专访成都市成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胜


      从2月1日启动“北改”,短短12天时间,成华区是如何实现“北改”第一签,创下成都“北改”最快速度的?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成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胜。


      “最快速度”源于百姓支持


      华西都市报:成华区创下这个最快速度靠的是什么?


      张胜:主要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实施“北改”是顺应民意、惠泽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老百姓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我们顺势而为,再加上科学规划,组织有力,速度就快了。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华西都市报:在推进“北改”过程中,政府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张胜:与多年前的旧城改造不一样,“北改”老百姓的态度不是“要我改”,而是“我要改”。政府的角色主要就是做好规划和服务。


      一方面,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怎么改”的政策制定权由政府主导,“改不改”由群众自主决定。另一方面,要共建共享“北改”成果。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作为“北改”工作的首要考虑。





城北印象,昭觉寺锅魁

      网友发老照片:昭觉寺锅魁太好吃了


      连续几日,市民发来的照片中,见证了老城北人、景、物的变迁,昨日,网友“佚名花氏”上传了一张“难忘城北小吃”的照片。该网友说,每天上下班,他每天都要在一个锅魁摊点,买一个锅魁解馋,“听说这里要‘北改’了,希望还能继续品尝到这种味道。”


      昨日下午,记者在昭觉寺横路29号院落门口找到了这家锅魁摊。唐姓老板告诉记者:“等‘北改’完成后,我打算在附近找个店铺,继续卖军屯锅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00:34 , Processed in 0.0366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