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2|回复: 0

“两快”主要设计方专家解读成都“新二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2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市首条快速路以及快速公交线路何以相中二环路?市民开车走二环路快速路该怎么个走法?昨天,全程参与我市二环路快速路、快速公交(以下简称“双快”)规划设计的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钟强文接受了记者采访,就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对二环路“双快”首次进行了全方位“解剖”。


      “3环16射”


      记者先前从市建委了解到,我市曾就交通问题专门请国外、国内有关专业机构和专家进行过“会诊”,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我市道路通行功能尚不强大,路网结构不够优化。为此,我市决定启动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据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并不缺高速路,也不缺一般的城市道路,但是非常缺快速路。快速路从总体上而言,能够比较好地在解决机动交通的同时,兼顾对城市功能的照顾。按照最新规划,成都中心城区被分成19个大区,二环路以内是1个大区,二环到绕城被分成18个大区,大区之间都将建设快速通道,确保大区之间交通可以快速到达、出城通畅,区域内部交通拥堵程度有所缓解。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成都中心城区将形成“3环16射”的快速路网系统,内接二环快速路,外连绕城高速等国省高速路网,全长290.5公里,目前已经建成182.1公里,还将建设108.4公里。快速路将占城市道路里程的8%,但在高峰时段可承担35%的机动车交通量。快速路网建成后,19个交通大区之间通行30分钟以内就能到达。“3环16射”中的3条环线包括二环路快速路、三环路和绕城高速。16射包括成温邛快速路、红星路、新机场路、成南高速、成洛路、沙西线、元华路、成新蒲快速路、成仁快速路、北新干道、成龙路、羊西线等。


      【专家解密·为何是二环】


      基于城市发展现状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


      二环路的特征是既要服务于城内,也要服务于城外,是城市巨大的转换环


      未来成都中心城区的快速路都将以二环路为起点,二环将具备非常强的集纳和转换能力


      二环路“双快”建设工程是我市践行“交通先行”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二环路快速路也是我市中心城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二环路快速公交更是我市首条快速公交。这么重要且创新性的工程为何选中在二环路上实施,而不是其他城市道路?昨天,钟强文向记者表示,这是科学的选择,而不是人为的决定。


      目前,三环路和绕城高速,前者是准快速路,后者是高速路。“当时选中二环路建设我市中心城区首条快速路,是依据基于城市发展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采用了交通分析模型,综合起来得出的科学结论。”钟强文说,二环路的特征是既要服务于城内,也要服务于城外,是城市巨大的转换环;未来成都中心城区的快速路都将以二环路为起点,二环将具备非常强的集纳和转换能力。


      【专家释疑·为何这样修】


      东半环、西半环


      为啥修法不一样


      西半环道路状况较好,一般都为双向8车道;而东半环双向6车道的路段比较多


      东半环与成绵、成渝、成南等多条外向型高速路对接,交通需求量比较大


      根据目前的方案,二环路东半环“双快”合一,即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共同设置在双向6车道的高架桥上;而西半环却只把快速公交“架”起来,设置在双向2车道的高架桥上,快速路依然设置在平面道路上。同为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建设,为什么二环路东西半环的修建方式不一样呢?“这主要是考虑现状道路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的决定。”钟强文说。


      据介绍,目前二环路西半环道路状况较好,一般都为双向8车道;而东半环道路资源相对要少一些,双向6车道的路段比较多;而东半环与成绵、成渝、成南等多条外向型高速路对接,交通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此次考虑将“双快”统统架上天。


      【专家建议·如何走“双快”】


      里程少于3公里


      最好就不要走快速路了


      二环路快速路就像是一个直达电梯,不是每层都能上人


      而是直接把人从1楼送到5楼、10楼或者15楼


      “此次二环路‘双快’建设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车道增加,它的核心是构建以输送人流为主的快速公交系统,其次是构建满足中长距离出行的机动车。而构建二环‘双快’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人们的出行结构。”钟强文说。


      他表示,需要在二环路上行驶3公里以上的,走快速路才有意义;少于这个里程数,最好通过其他路网实现通行目的。“形象点讲,二环路快速路就像是一个直达电梯,不是每层都能上人,而是直接把人从1楼送到5楼、10楼或者15楼。”他说。据介绍,目前在全长28.3公里的二环路快速路上规划设计了13个节点,通过这些节点可以实现车辆在快速路上的进出。所有的出入口设置都将遵循“多出少进、快出慢进”的原则,以保证快速路的有效通行量。而这些出入口把二环路周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火车站、机场、商业区、医院等都考虑在内。“我们希望未来二环路快速路的车能实现‘上得来,跑得快,下得去。”钟强文说。


      【专家支招·不便怎克服】


      面对“阵痛”怎么“镇痛”?


      迅速适应新的交通格局


      交通先行,缓堵保畅,需要全社会的共建和共享


      实施单位已经拿出最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工期压缩到了最短


      作为我市市政设施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市民,钟强文认为,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肯定会有建设期间的“阵痛”,这是不可避免的;但“阵痛”之后所带来的交通便利,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三环路路面维护整治工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施工启动后,市民肯定会感到出行的不便,而依据既有的经验,“阵痛”主要来源于建设初期大家的不适应,“比如出门后该左转的不能左转了,原来可以走的道路不能走了。我认为在任何一场交通建设中,都不应该把自己当做局外人,而是应该本着参与的思想,迅速调整出行方式,迅速适应新的交通格局,这样才能迅速‘镇痛’。交通先行,缓堵保畅,需要全社会的共建和共享。当然,实施单位已经拿出了最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工期压缩到了最短,比如此次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同步实施,就可以实现一次建设,减少建设周期。”他说。


      【专家畅想·管控要智能】


      设“防堵隐性交警”


      将通行功能最大化


      管控系统,其“眼睛”就是埋设在道路上的感应设备


      可随时将通过车辆的数量、速度等有关数据传回指挥中心


      结合“双快”的土建,智能管控系统也将在二环路上同步建设。钟强文告诉记者,经过模型模拟测试,时速在40公里时,二环路快速路的车辆通过量最大;时速60公里与时速40公里相比,在通过中远路程上所用时间的差别,也就是几分钟。所以,二环路快速路追求的最好效果并不是快车速,而是大通过量。


      由于智能管控系统的使用,二环路快速路对于时速的限制,并不是定死的,而是会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的,对当前时速的规定。比如晚上12点车辆很少时,此时的限定时速就会比较快;而当行驶在快速路上车流比较多时,限速就会变慢。“到时候,LED显示屏就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提示的功能了,而是管控手段——假如你不遵守上面的规定,就会被电子眼记录下来,视为违法行为。”他说。


      具有强大智能功能的二环路快速路管控系统,其“眼睛”就是埋设在道路上的感应设备,可以随时将通过车辆的数量、速度等有关数据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就是整个管控系统的“大脑”,它对数据进行迅速分析后,通过设置在快速路节点上的信息发布屏,对道路实施管控,而信息发布屏就相当于是这位“隐性交警”可以发号施令的“嘴巴”,它会告诉驾驶员此时限速是多少,哪些节点的出入口是放行还是限行等等。整个智能管控系统的作用就在将快速路的通行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但又有效避免发生拥堵。


      【专家算账·有多少运力】


      20万—25万人次/天


      等于多了一条“地上铁”


      采取准点发班的地铁运行模式


      几乎不会看到很多乘客在车站等车很久的场景出现


      钟强文告诉记者,二环路上的快速公交是一种类地铁、类轻轨的公共交通体系。它的运力预测为20万—25万人次/天,基本与目前1号线的设计运力相差无几。由于它采取准点发班的地铁运行模式,所以未来在二环路快速公交的站点上,几乎不会看到很多乘客在车站等车很久的场景出现。


      对于乘客如何方便地在高架桥上乘坐快速公交,钟强文表示,现有二环路上的所有人行天桥都不会拆除,但部分会进行改造,增加垂直电梯或者扶梯,让乘客可以方便地从5米高的人行天桥,上到距此至少约有两层楼高的快速公交车站。


      另外,钟强文透露,在人性化理念的体现方面,二环路高架桥还将全部采用吸音沥青,这种沥青比目前普遍采用的马蹄脂沥青更降噪,可以减少道路上30%—40%的噪音。同时,高架桥上的护栏都将采用非通透、密封式的,以减少噪音,同时避免夜间车辆灯光对沿线居民楼造成的影响。本报记者 袁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13:51 , Processed in 0.0447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