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3|回复: 0

成都两会热议 让实体经济“有名有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2 23: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避免“经济虚拟化”和“产业空心化”倾向,成为今后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为此,成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突出“实体支撑”,确定实施“产业倍增”战略。

    成都“两会”期间,“实体经济”再度升温。代表、委员热议,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如何壮大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如何壮大?如何培育“单打冠军”?如何优化金融环境?

    <strong>【脚踏实地】</strong>

    <strong>产业结构靠拢“纺锤形”</strong>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均为成都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实体经济范围广,工业无疑是其主体和核心。”成都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委主任何礼说,2011年成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5.3亿元,增长18.4%,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但仍面临工业充分发育这一课题。”

    三次产业的比例,纺锤形是最佳结构,而目前成都还是三角形。“纺锤形的出现,有赖于第二产业的膨大。”何礼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顶峰期达77.15%,然后逐渐回落,成都距此尚有较大差距,工业化进程还要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三次产业倍增发展,筑牢实体经济支撑,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产业基础。”

    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将是天府新区实体经济的最大特征。省委在对天府新区的总体定位中,首先强调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就是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现代管理手段和制造模式,形成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形态。”成都市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孟强说,尽管高新区、经开区和双流县等工业集中区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存在产业聚集能力、辐射作用不足,未形成产业链条,缺乏整体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strong>【实至名归】</strong>

    <strong>产业倍增锤炼“单打冠军”</strong>

    据了解,2011年成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5.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44.2%,数量、增幅和比重均居中西部第一。

    成都开放合作的姿态可见一斑,但仅抓一头显然不够。“成都要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复杂程度,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经济产业链条当中。”市政协委员、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不容忽视的是培育本土创新企业的集群,形成招商引资发展和自主创新两大引擎。

    市人大代表文仁浩深表赞同,他早年在沿海打工,现在返回金堂老家创业。他说:“培育重点企业,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具有较强扩张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不仅增加了实体经济的厚度,而且同样可以发挥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的作用。”

    企业是实现产业倍增的主体力量,而企业培育,关键在人才。“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值得学习。”市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新前说,苏州工业园区推进实施“人才引揽”战略,共有43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在园区创新创业发展,高新区的“千人计划”人才仅是其四成多。

    市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教授蒋国庆认为,成都已初步具备高科技龙头企业生长条件,研究“种子型”企业的生长机制,对成都企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了解,成都市正在制定工业率先倍增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有如何促进大企业集团品牌提升、市场开拓、兼并重组。通过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帮助拓展市场、推动技术改造等帮扶措施,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形成30个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或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前3名的“单打冠军”。

    <strong>【未雨绸缪】</strong>

    <strong>弥补“麦克米伦缺口”</strong>

    1931年,麦克米伦在调研英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后,提出资金供给方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这个“麦克米伦缺口”至今“常在常新”困扰着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都人大代表、企业家李杨忠坦言,目前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融资方面又遇到很大困境,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据调查,当前我国只有10%的中小(微)企业在升级,20%的在转型,70%的面临生存或者被淘汰困境。”市政协委员、成都工投集团总经理茆俊强说,秤砣虽小压千斤,中小(微)企业扎竹成排,可与大企业、大集团联动齐飞。

    他建议参考“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经验,在“天府新区”加快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并逐步扩大财政预算扶持天府新区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明确企业受惠面,重点支持相关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

    何礼说,弥补“麦克米伦缺口”,是今年狠抓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水平的重要内容。目前,成都各类微型企业总量达到6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这个还是2010年下半年的统计。

    去年,成都正式启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成都还将采取政策扶持、创新模式、完善机制、优化服务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张守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15:08 , Processed in 0.0409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