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5|回复: 0

成都思想再解放:建设国际化城市要“接地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2 2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id=96621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 本报资料图片
    建设国际化城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国际化不是臆想,是时代赋予成都的任务

    建设国际化城市,应该成为成都人的共识

    成都的国际化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

    国际化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永恒的主题词

    坚持走开放之路,把成都建设成为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昨日,市民高先生给成都商报打来电话说:“建设国际化城市,一定要‘接地气’。”高先生认为,应该让普通市民看到国际化与自己的关系,感受到国际化带来的城市进步,进而形成价值认同,主动参与其中。

    <strong>没有大众的参与,国际化难以实现</strong>

    “建设国际化城市,应该成为普通成都人的共识。”他认为,国际化不是臆想,而是这个时代赋予成都的任务,但如果没有大众参与,国际化是难以实现的。

    由于工作原因,高先生时常在国内各个城市间飞来飞去,也到过国际上一些大城市。他说:“成都与国际化城市的差距,最大的问题在人身上。”几个月前,他从外地飞回成都,一下飞机,拖着行李直奔出租车乘车处打车,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龙。高先生老老实实排在了队伍最后,几分钟后,他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前进,而一些插队的人已经坐上了的士。“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前几天我从厦门飞回来,又遇到同样的情况。一排队就插队,一插队就容易发生争吵,场面很糟糕。”他说,机场作为成都的窗口单位,如果无法做到人人尊重秩序,尊重规则,那如何实现国际化,如何营造国际化的城市形象?

    “建设国际化城市,全体成都人首先要形成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权利的共识。”高先生说。

    <strong>国际化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strong>

    “成都的国际化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做国际化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高先生认为,生活在成都的每一个市民,在成都运行的每一个单位,都是国际化建设的主体,是推动者。

    在高先生眼中,每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都会对社会产生一些推动力。女儿读小学时,高先生曾带她到云南旅游,一个旅游点的女厕所排起长龙,这给女儿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年后,成都一家商场准备开设分店,分发问卷,收集顾客的意见建议。女儿一听,立刻提出应该增加女厕所的蹲位。”高先生说,最后这家商场开设的分店,果然扩大了女厕所的面积,一直没有出现排长龙的现象。“或许不止她一个人提出这个建议,但这说明,不应小看普通群众的力量。”

    “其实国际化与每个成都人息息相关,应该给大家机会了解这一点。”高先生说,国际化带来城市各项经济指标的提升,让市民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带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让市民获得更多信息,获取精神层面的享受;带来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交通的便捷,服务的到位,提升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等。“而要实现国际化,需要每个人各司其职,同向用力。”他说。

    <strong>从尊重规则开始,内化为文化认同</strong>

    高先生说,国际化不是一首流行歌曲,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词。要逐步实现国际化,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硬件设施,还有规范管理,市民配合,从尊重规则开始,逐渐内化为一种文化认同。

    高先生用交通来举例。纽约的交通相当繁忙,但路上所有的车辆都按照规则,有秩序地排行,见不到胡乱变道等人为造成的交通拥堵。而在成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为引起的堵塞相当常见。“为什么?有交通参与者素质的问题,也有制度约束的问题。在纽约违章的违法成本要高得多。只有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使尊重规则成为一种必须,最终逐渐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认同。他认为,成都现有的约束性制度还很粗放,对严格执法也还有待加强。成都商报记者 谢佳君

    <strong>建 议</strong>

    <strong>城市营销打好美食牌</strong>

    “毫无疑问,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是需要政府来推动的,但具体怎么操作,从哪些方面入手,不妨多听听普通人怎么说。”高先生说,普通人包括生活在成都的市民,来成都旅游的游客,在成都生活的国际人士等。

    国际化城市建设,要营造国际化的城市形象。高先生认为,这离不开由政府主导,有力有效的城市营销。“我到国外一些城市时发现,成都在当地人心中的形象还比较抽象。他们也许知道成都是熊猫的故乡,但不知道到成都除了看熊猫,还能干什么。”高先生认为,成都在城市营销上不妨学学戛纳,先强化塑造城市的某一个特色,拿下一个“单项冠军”。他说:“可以考虑打好国际美食之都这张牌,成为全球食客向往的美食聚集地,把成都休闲之都这个长项挖掘好。”

    “另外,国际化城市建设要多听听普通人怎么说,特别是国际游客的意见。”高先生建议,成都可建立一个问卷调查制度,依托国际旅行社,向来成都旅游的国际游客发放,收集他们对成都的建议,“用开放的态度去听听意见,让我们的城市不断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21:57 , Processed in 0.0378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