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3|回复: 0

双白领三高家庭如何保障未来 专家支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01: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先生今年30岁,在某企业担任技术经理职务,工作比较稳定,年收入21万元。张先生妻子29岁,也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是某企业工程师。张先生女儿今年1岁。


      据了解,张先生家庭现在有一套价值240万元的自住房,一辆13万元的自用车,家庭存款23万元,除此外没有其他投资,也没有负债。


      张先生说,希望自己家庭在未来五六年内再购买总价200万左右的房子,计划首付150万以内,剩余采取贷款。同时他希望能保证孩子无忧地成长,接受七至十年左右的高等教育。


      对此合众人寿的理财专家分析说,张先生家庭是典型的双白领三高家庭,具有较高学历、职务和收入,“从案例来看夫妻两人都是家庭收入的来源,收入高且稳定。因为年纪轻且事业处上升期,他们的收入会持续快速增长。这对于刚起步的家庭来说,未来理财的潜力很大。”


      “张先生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总体良好:其家庭的年收入是30万元,支出为8万元,每年结余22万元。这说明张先生家庭的支出是保持在相对低的水平,所以每年的结余较高,可供理财的资金较充足。”合众人寿理财专家说,张先生家庭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性收入很低,“张先生家庭当前的总体结余很低,仅有23万元现金存款,这相当于家庭一年的结余。其家庭投资渠道除银行存款外并没有其他投资,而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全部依靠工资性收入,没有投资性收入。所以张先生的家庭急需拓展投资渠道,增加家庭资本性收入。”


      专家指出,张先生家庭保障水平很低,只有社保,“虽然夫妻双方的公司提供了五险一金,但这样的基本社会保险不足以应对各种意外的发生。例如,突发意外发生,或者发生重大疾病,基本的医疗保险是不能满足医疗费用需要的,这必然会给家庭财务带来重大的负担。又或者退休后收入水平锐减,就会导致养老困境。”


      为此合众人寿专家指出,成功理财的五大标志是获得资产增值、保证资产安全、防御意外及疾病事故、保证老有所养及给子女提供教育基金。就家庭理财规划的整体来讲,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是设定家庭理财目标、掌握现时收支及资产债务状况和利用投资渠道来增加家庭财富,“张先生的短期理财目标主要是更换住房,根据他当前的家庭情况看,五六年后实现目标不难。张先生的较长期理财目标是孩子教育和幸福养老。就短期目标而言,因为张先生主动理财能力一般,所以建议家庭理财以稳健被动理财为主。长期理财目标而言,购买新房后房租收入、房屋增值带来的财富会大大增加家庭的投资性收入,再通过适当配置教育保险和养老金,可轻松实现目标。”


      理财专家建议说,根据其家庭现状,张先生近五六年的综合家庭理财可考虑如下建议:


      建立适当的家庭日常开支预备金。这部分资金主要满足家庭日常所需,以活期存款或货币型基金形式准备3个月的流动性资金即可。除了正常流动性开支外,拿出1万元存为3个月定期并自动转存,这样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立刻将定期转为活期取出应急。


      买房等短期目标理财准备。家庭每月的结余大约在2万元左右,可利用1.5万元左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定投等,因为购房是在5年后,所以也可以保持适当的长期银行存款。通过此安排,张先生和妻子都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关注投资,也能取到市场的平均收益。如果张先生有收藏等爱好,也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投资,但对于股票、外汇、黄金、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品种,专业性较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张先生没有精力去研究,所以不建议采用。


      养老和孩子教育等长期理财规划。虽然养老金和孩子教育金的支出都是在二十年以后,但因为这两项支出数额大、持续时间长、对家庭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尽早准备,以免到来时,给家庭财务造成重大的负担。基金定投作为一种长期被动理财方式,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所以家庭可以配置部分基金产品,坚持定投。定投产品最好选择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因为这类基金风险较高,收益也高,通过长时间定投降低风险,平滑收益。储蓄类分红保险作为养老、孩子教育等长期理财的工具,而且兼具风险保障功能,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保障计划作为家庭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寿险、医疗、意外、养老、教育、合理避税等计划。根据张先生家庭的现状,专家认为其健康保障、养老保障和教育金计划是目前就应该准备的。(夏雾陈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23:07 , Processed in 0.0540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