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0|回复: 0

成都有个上海弄堂 上门要带翻译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4 23: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桌上摆着上世纪60年代上海流行的三五牌台钟,旁边是上海什锦饼干铁盒;电视里播放着沪剧、苏州评弹或上海滑稽戏;老两口闲聊时不时会提到“霞飞路、檀香皂、白斩鸡”……你一定以为,这是在上海的某个老旧弄堂里一户传统守旧的海派人家。却不会想到,就在成都市武侯区郭家桥社区海蓉新邨小区。这里居住着几百户“上海人家”,俨然成了隐藏在社区的“小上海”。要进小区工作,郭家桥社区工作人员得带着一名上海话翻译。

      “雅缩,拉窝里相伐?(叔叔,在家吗?)开门咧。”“哎,来咯!”前日下午2点过,在“翻译官”朱美娟的协助下,郭家桥社区工作人员干仪走进郭家桥正街7号海蓉新邨小区居民家中,完成物价补贴发放工作。这里800多户居民中,80%是上海人,大部分只会讲上海话。生在上海长在成都精通上海话和四川话的朱美娟便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御用翻译官”,一干就是7年。

      “老人们听不懂四川话,不是上海话敲门,根本不开门。”小区物管经理郭志敏是第二代上海人,他说,小区专门备有5个精通上海话和四川话的物管人员,遇上沟通任务重,社区和物管各备一名翻译,谈话就在上海话和四川话的同声传译中进行。

    吴翠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21:46 , Processed in 0.0335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