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7|回复: 0

成都:“蛙人”捞尸上岸 市民齐喊“不准拍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8 13: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st]5月30日,成都市五丁桥,消防战士沿河打捞坠河男子[/list][list]  昨日,一名男子在成都府河与饮马河的汇流处葬身河底,20级石梯,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段路。男子是谁?跳河是自杀还是意外?至今仍在调查之中。[/list][list]  在打捞死者遗体的过程中,五六百名围观市民有的揪心蹙眉、有的主动帮助消防寻找沉尸位置,遗体打捞上岸后,为尊重遗体,众多市民更自发高呼“不准拍照!”[/list][list]  这声声喝止,在路遇稀奇发微博的当下,显得尤其响亮。[/list][list] [b] 男子落水 路人追着喊他上岸[/b][/list][list]  昨天上午10点半左右,成都市民李女士正在府河与饮马河汇流处的岸边锻炼身体,一名身着淡蓝色T恤、黑色牛仔裤的年轻男子沿着河岸和她擦肩而过。李女士看到,男子将装有几个油桃的塑料袋挂在了脖子上,“还有点稀奇。”她多看了几眼,又接着锻炼了。[/list][list]  几分钟后,“砰”地一声水响,引起了李女士的注意。她连忙小跑过去,扒着河岸护栏探看,只见刚才那名男子已落入河中,正往下游漂流。“油桃和残破的塑料袋都浮在水面上。”李女士一边沿岸跟着,还一边朝落水的男子喊:“这边水深,要到对面才好上岸。”对方时沉时浮,仅仅“嗯”了一声作为回应。[/list][list] [b] 消防打捞 数百市民揪心围观[/b][/list][list]  这一幕也被河对岸的戴业成看在眼里,男子落水时,他正在对岸的石凳上聊天,开始以为是有人下河洗澡,直到男子被水流冲了约30米远,不见了踪影,他才回过神来,打电话报警。[/list][list]  11时许,记者赶到现场看到,消防人员乘坐冲锋舟在河中搜寻落水男子。两岸有数百人围观,不少市民眉头紧锁,紧张情绪溢于言表。消防人员经过两轮搜寻未果,请求调集特勤三中队的两名“蛙人”增援。12时20分左右,围观市民屏住呼吸,静静地看着“蛙人”下水。“希望能找到!”一名扒着护栏的女市民轻声说。[/list][list] [b] “不准拍照” 市民喝止声此起彼伏[/b][/list][list]  “那个地方刚才找过了”“往左边偏点试试”……随着“蛙人”展开地毯式搜寻,围观市民不断向消防官兵反馈信息。[/list][list]  约20分钟后,围观的几百市民一阵惊呼:“找到了,找到了!”两名“蛙人”将落水男子上半身托出水面,两岸顿时掌声雷动。[/list][list]  在“蛙人”将男子沿着石梯救回岸上时,有部分市民掏出手机准备拍照,随即被一声“不准拍照”制止。随着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喝止声,一些市民默默收起了手机,还有人主动招呼,展开双手为消防队员让出通道。[/list][list]  在人群中多次高喊“不准拍照”的高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出于对遗体的尊重。”[/list][list]  华西都市报记者 吴柳锋 李逢春 摄影 张磊[/list][list] [b] “蛙人”说[/b][/list][list][b]  尊重死者 不让遗体“见天”[/b][/list][list]  记者注意到,“蛙人”在打捞遗体过程中,始终让遗体背朝上、面朝下。对此,成都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的“蛙人”刘亚光告诉记者,在打捞遗体时,出于尊重,“蛙人”界有一个传统:不让遗体见天。[/list][list]  四川省社会学学会会长陈昌文表示,不对遗体拍照,是对死者的最起码的尊重。如果围观者仅仅是出于贪新鲜、看稀奇的目的,对着遗体拍照,就死者家属看来,这可能解读为一种侮辱,“遗体是死者留在世上最后的隐私”。[/list][list] [b] 手记[/b][/list][list][b]  尊重生命 有时需要一种形式[/b][/list][list]  我相信,少数举起手机和相机的围观市民并无恶意。但听到人群中“不要拍照”的喝止声此起彼伏地响起,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深受触动,不然他们怎么会暗自收起手机?[/list][list]  有时候,尊重生命,需要一种形式,比如“蛙人”口耳相传的一个传统,比如人群中的一声喝止。这声声喝止,在“路遇稀奇必发微博”的当下,显得尤其响亮。[/li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06:46 , Processed in 0.0335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