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9|回复: 1

3 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一回 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1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刘昌幸解读《西游记》第一回 视频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讨《西游记》的具体内容,从第一回开始,看《西游记》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章回,作者到底要表达的真实内容是什么。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我在序言中讲到,每一回的标题都准确的表达了这一回的中心思想,第一回整个故事是围绕着“灵根育孕源流出”在写,整本书是围绕着“心性修持大道生”在写。这有回的重点是在“灵根”上,我们先看第一回的第一部分猴王出世。
     
一、猴王出世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小说一开始就叙述了海外有一国,叫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名为花果山。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这仙石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大小。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天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回报道:“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猴与当地的猴子生活在一起,一天,石猴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群猴住进了水帘洞,就此为石猴奠定了猴王地位,称美猴王美猴王享乐天真,有三五百载。极乐生悲,想出山寻不老之方,下山了。这就是猴王出世。
   我们来分析这部分的文字的意思:
   在《西游记》中,地名和人名是非常有讲究的,不同的地名和人名有不同的含义,并且寓意非常深刻。如果我们在这里读懂了“花果山”、“水帘洞”的意思,第一回的前面部分就基本读懂了。
   我们看对花果山的描述: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

   再来细读这段文字: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傲字的理解:自高自大, 藐视,不屈,重点理解这个“傲”字)。国近大海(说明旁边是个盛水的地方),(把这段话读完,你自己品味它是在写什么)! 但到这里并没有把傲来国说清楚,傲来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用后面的词赋来对它再进行描述。在《西游记》中,对人物、事物、场景有时说不清、道不明,或者不便描述的地方,用一首诗、词、赋或但见来表述,脱俗、文雅,给读者和作者都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有时不好表达的地方,用一首诗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有时小说故事中间出来一首诗,从字面上来理解好像前后并无任何关系,前后不粘边,但你把它真正故事内容理解后,又觉得这诗非常切题,直中要害。这里用词赋对傲来国进行描述,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再来细读这词赋:         

    势镇汪洋(气势压住有水的地方),威宁瑶海(面对瑶海威风无比,瑶字一般用于女性)。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鱼入穴,是个什么东西哦);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这是个什么东西,再想。)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这一段写得好含蓄,这是什么?是在做什么只能自己想象)。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只说这里树木茂盛)。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一条鸿沟长满藤萝,四周长满了草)。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读到了这里知道是写的什么了吧,如果你还没有读懂是什么意思,我们再看对这块仙石是怎么描述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内育仙胞。”
   该读懂吧,如果你还没有读懂,我们把这块文学夸大的仙石,尺寸缩小一百倍,三寸六分高,二寸四分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内育仙胞。这是什么?这下读懂了吧,这就是对男性生殖器的描述,说得如此含蓄。     
   读懂了这个仙石,水帘洞就自然好理解了。再看水帘洞的描述:
   一群猴子,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顺涧爬山(还是顺着山沟爬),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幔。
   
    这段文字,根据自己的想象,就是对女性生殖器外观含蓄、文雅地描写。接下来看猴子的对话和一首诗。
    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前面说的是外观,现在说里面)石猴道:“没水,没水!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后面附一首诗: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那个年代,说到生殖系统就含羞,对女性生殖器的描述也就只能这样了,没有解剖学,不懂什么叫子宫,仙石胞含日月精,进入洞中就是了,也只能这样描述。再细品这两句“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人人皆属此,每个人的出生都是这样的。
那个从花果山仙石中迸裂而出,胞含日月精的石猴,尔后必然进入水帘洞。不清楚当时懂不懂什么叫精子、卵子、精卵结合,只知道像鱼卵一样的东西进去了,除去小说的描写,经过十月怀胎,必然就有孩儿出生。所以那猴子在花果山水帘洞住了三五百载,出山寻不老之方,下山了。暗喻“新的生命就此诞生”。
那个从花果山仙石中迸裂而出,胞含日月精的石猴,尔后必然进入水帘洞。不清楚当时懂不懂什么叫精子、卵子、精卵结合,只知道像鱼卵一样的东西进去了,除去小说的描写,经过十月怀胎,必然就有孩儿出生。所以那猴子在花果山水帘洞住了三五百载,出山寻不老之方,下山了。暗喻“新的生命就此诞生”。

    所以我在序言中说《西游记》是从生命的诞生开始讲起,直讲到修行者修行成功。
    下山之后看他的表现,猴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穵(wa)蛤(ha)、淘盐。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
   这段话的实质就是小孩出生后, 学人穿衣,学走路,学人礼,学人话。做个鬼脸吓人,只是小说把它夸大了而已,就是没有学读书、写字,完全是一个小孩的成长过程。不觉八九年余。完成了一个人的正常童年生长过程。
  这猴子生性好道,看破了人世间的一切,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为名为利之徒怎么来描述?怎么来形容?都不如下面的诗有首: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人世间就是这样的,世俗就是这样的,世道就是这样的,这里不行,不是猴子希望的生存环境,走。猴子第二次漂洋过海。

    这里是用一个猴子来比喻人,是指一个人的出身和童年。把一个人的出生和童年生活讲述完了。这是对花果山、水帘洞的一种解读,还有第二种解读,暂时放到后面。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悟空拜师。

二、悟空拜师

    第二个问题,讲猴王拜师,书中这样写道:
    美猴王在南赡部洲,生活了八九年。独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到了一个好地方,这里山好、水好,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这里第一次提到“山好、水好,起伏峦头龙脉好” ,修行是一个比较讲就地方的,找个好地方修行,对修行者来说好处太多了,所以古人有这么一句话:“天下名山僧占多。”和尚、道士就会找好地方修行。

    再回到小说,忽听见歌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黄庭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讲内修、内炼的经书。好清高,真是与人无争的地方, 猴王敢忙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
    经过两人的勾通。樵夫告诉猴王,附近有座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个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猴王走了七八里,果然望见一座洞府,崖上有一行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这里我插一个故事,佛教传到中国,达摩是禅宗第一代祖师,称为初祖,传二祖慧可,传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到六祖衣钵再不往下传了。六祖在俗时也是个樵夫,家中也有一老母,《六祖坛经》中这样写道:“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馀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成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六代传人。都是樵夫,都有老母在上,情况基本一样,但本根不一样,行为大不相同。这樵夫守着菩提祖师却安心打柴,六祖不经三十馀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这就是区别,本根所至。

    再回到小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二处重要地名。灵台、方寸都是指的心;斜月三星,一斜勾上面三点,还是心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指心,指人心,指天心。其第一层浅表的寓意是指人心,良心,菩萨就在心上,须菩提祖师就在心中。第二层寓意,此心非人心,乃道心、天地之心。
    什么叫道心、什么叫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就是道心,就是公平、平等的心。天地之初,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只因各人的所作所为把距离逐步拉开了,它今生为什么是个动物,是因为它的过去所作所为德行不够,只能生为某种动物,都是暂时的一世;你今生为人,是你过去有为人的德行,也是暂时的一世;曾欠他人的钱财,今生不还,来世也要还清,所做的好事、坏事,今生不报,来世也要报,世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有依据的,所以世间有人畜之分,有贫富之分,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道家曰:“善恶报应如影随行”,“举头三尺有神明”。灵魂是永恒的,身体是暂时的,六道轮回无私。变人难,人生难得。这里寓意猴王认识到了天地之心,或者说是猴王领悟了天地之心。

    前面我们讲了《西游记》中的地名、人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我讲,《西游记》里的对话,也很重要,把一些道理、原则在对话中不经意的就阐明了。  看下面这段对话。
猴王进入斜月三心洞,拜过须菩提祖师后,祖师问:“你姓甚么?”猴王道:“我无性,…….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性”,左边一个竖心,右边一个生,“性”由心生,修性即是修心。作者这里有意把“姓”与“性”混淆。
本书一至七回就讲“修性”,才入门哪里知“性”,还没有修炼,哪里懂修“性”,所以祖师笑道:“……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
这里还是应该理解为今日方知‘性’也。入门的第一步是知道有“性”了。佛教入门就讲“明心见性”,进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明心”,须菩提祖师教你姓‘孙’,“见性”。
开始的这一段好简单,就是“明心见性”,看你能不能读懂。

《西游记》里的人名也是有特定的含义,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知道了性,还要知道“悟空”。“孙悟空”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小说里,“悟空”是什么意思?这是佛教入门的第一课。刚才的这首诗: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诗中指的人,心中充满了名利、金钱、高官和儿孙,就没有一个人知道“空”,这里指的 “悟空”是思想上的“空”,是入佛门的第一课,是最初级阶段的“空”,要“四大皆空”,哪四大要空?也借用《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来说明是哪四大要空。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集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如果真正读懂了、理解了、领会了《好了歌》,看破了红尘,能把“金钱”、“儿孙”、“娇妻”、“功名”都丢得下,就算领悟了“四大皆空”,懂得了“悟空”。小说从一十三回到一百回,有丢得下儿孙,有放得下金钱,有抵御美色,有连皇帝都不做,何谈功名的故事。悟空就要伴随修行者直到修行成功。所以和尚为什么要出家,就是要丢得下这一切,不受世俗的干扰,才能修好行、才能成佛,才能了道成仙。
    这里仅是思想上的空,认识上的空,是最初级阶段的空,修行上的空是另一给概念还在后面。
    这里顺便说一下,“须菩提”这个名字来源于佛教的重要经书《金刚经》。

    本回的最后总结:“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第一回的基本内容就讲完了,我把刚才留下的问题,花果山、水帘洞的二种解读也告诉大家。
    小说中把花果山、水帘洞整体比喻为人的心脏,这个心脏就像有个成熟的核桃,里面的核桃仁就是主导人思想的“心”,小说一至七回都是在讲修心,修心即修性,性由心生。 这颗主导思想的心是由天生,不是父母所生,把唐僧比喻为一个修行的人,人才是父母所生。有一句话:“一娘生九子,九子不同样。”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心不一样,先天不一样,先根不一样。这里注意,心脏和主导思想的心是两个概念,一定要把区分开。

我们再回头来看这猴子先天特好,一出世就能“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以至惊动了玉皇大帝。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所以他才从小就看不惯世俗,一心好道。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一个思想,修行这条路与其它学习都不一样,最看先天,又叫灵根,看你前世修行到什么程度了,今生接着来。所以修行的路上有人走得特别快,是因为前世已经学过了,今生是先复习过去,再学新的,复习当然比学新课快得多;有些人走得慢是因为以前没有学过,或学习的程度不够,今生是在学新课,当然走得慢。修行的路上不能与任何人比,自己踏踏实实走就行了。关键是本根,本根太重要了,用孙悟空的出生来告诉世人,修行先天大于后天。但是,先天又来于后天,今生所做的一切又是来世的先天。

    这里还要说有句,虽然先根比别人差,但不能永远差下去,必须学习,多做善事,下功夫修行,把它补起来,只要功夫到,功到自然成。

    孙悟空有非常好的先根,怎么把他引入正途,请听下一讲,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互联网安全

GMT+8, 2024-4-27 12:59 , Processed in 0.0503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