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9|回复: 0

成都成华区“北改”举措:今年打通断头路梗阻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5 04: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华区“北改”方案


      范围:面积约55平方公里,涉及居民近65万人


      五轴:北新干道、川陕路、府青路—成绵高速、建设北路—蜀龙路、新成华大道


      七片:昭觉寺片区、红花堰片区、驷马桥片区、李家沱片区、八里庄二仙桥片区、猛追湾片区、白莲池凤凰山片区


      涉及街道办:双水碾、青龙、府青路、桃蹊路、建设路、猛追湾、跳蹬河、二仙桥、圣灯、龙潭10个街道办


      成华区“北改”范围东起新成华大道,南抵锦江府河段,西、北至金牛区交界,涉及双水碾、青龙、府青路、桃蹊路、建设路5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辖区,猛追湾、跳蹬河、二仙桥、圣灯、龙潭5个街道办事处部分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涉及居民近65万人。今年,成华区将以打通断头路、梗阻点为重点,新建、改扩建道路28条。


      成华区首期启动的“五轴七片”约有22平方公里,“五轴”即北部出城的五条主干道:北新干道、川陕路、府青路—成绵高速、建设北路—蜀龙路、新成华大道。“七片”包括昭觉寺片区、红花堰片区、驷马桥片区、李家沱片区、八里庄二仙桥片区、猛追湾片区、白莲池凤凰山片区。


      围绕五条主干道,在“北改”工程中,成华区确定了打通“断头路”、改扩建道路、路网转换连接工程三类道路建设项目,疏通城北“经络”。据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局长刘方友介绍,成华区今年将打通断头路8条、新建16条道路、改扩建4条道路。具体包括:熊猫大道改造,启动建设北路北延线(蜀龙五期),贯通2.5环(成华段),形成连接北部198功能区和新都组团的放射状主干道等。刘方友表示,今年一季度成华区将启动川陕路改造与青龙片区6条道路的建设工作。“成华区的交通建设非常迫切!”刘方友说,成华区“北改”范围内的道路规划是300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道路仅有100多公里,这些道路将在五年内完成,以改善区域内路网建设。


      对备受城北居民关注的增设成绵高架三环内、北新高架成华段两条匝道,刘方友解释说:“北新高架、成绵高架作为出城通道,是典型的快速出城通道,但与地面道路没有连接,影响了片区的开发和建设,通过匝道建设能实现与地面的连接,促进区域发展。”他说,北新干道从二环路到三环路共3.5公里,却没有一条匝道,增设匝道的相关论证工作将在3月底前完成。成绵高架从青龙立交桥到三环路近2公里,除到昭觉寺汽车站有一条匝道,整个片区没有匝道与地面相连,相关增设匝道工作正在论证中。刘方友向记者透露,在“北改”中,昭觉寺汽车站拟将外迁,“估计将在三环路周边选址。”


      对话


      成华区区委书记刘玉泉:


      完善路网转换 加快道路新建和改扩建


      记者:成华区推动“北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刘玉泉:11年前,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东调”战略,成华区顺利实现浴火重生;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北改”的战略部署,成华区势必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成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北改”作为全区规划建设的“一号工程”,建立领导机构、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将拿出当年抓“东调”的力度,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北改”。


      成华区出台了区委2012年1号文件,对加快推进“北改”工程作出具体部署。按照“畅达交通、提升配套、做强产业、优化品质”的总体思路,重点依托“五轴七片两区”,以产业升级调整为主线,以龙头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建新、更新、改旧”三大战役,力争“一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率先打造畅通、安居、产业、宜人新城北。


      记者:成华区设立了怎样的机构来推动“北改”?


      刘玉泉: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级有关部门、相关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北改”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在全区范围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统筹协调、检查考核“北改”工作推进情况。同时,将“北改”纳入区委、区政府一级目标管理,建立绩效、激励、问责制度,确保工作全面落实。


      记者:成华区“北改”的重点工作是哪些?


      刘玉泉:成华区推进“北改”工程的几项重点工作中,第一便是路网先行先建,要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转换,加快道路的新建和改扩建;二是配套加速提升,要加快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土地价值,吸引高端人才;三是产业规划控制,要抓住“北改”机遇,优化片区产业规划,形成产业聚集优势和影响北部区域的产业规模;四是突出重点时序,把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出来,并落实到项目上加以解决;五是寻求政策支持,要积极寻求旧城改造、惠民安置、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产业转型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记者 李奕 刘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1 19:21 , Processed in 0.0460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