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4|回复: 0

成都二环“双快”建立之后 坐公交跟坐地铁一样舒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0 2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是快速路,还是大容量快速公交(下称双快)都将随着二环路升级改造出现在成都市民面前,它们的出现必然带来出行方式的变革。对此,昨日成都商报就该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解决成都交通问题的重要意义,专访了二环路“双快”的主要设计者———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钟强文。


      “双快”为何在二环实施


      能发挥“双快”的最大效率


      本月15日,二环路快速路和快速公交系统就将开工建设,而这也是缓堵保畅工程“两快两射两环”中率先开工的项目。“双快”最终定在二环上实施,而不是一环或者三环,钟强文解释,是由于二环路能发挥“双快”的最大效率。


      钟强文称,二环路建成之初,给当时的拥堵带来了缓解,不少市民都愿意选择二环路出行。但是成都人口密集,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成都的人口密度甚至大于北京、上海。最密集的区域已经达到了5万人/平方公里,二环内估计有200万人,对交通设施的需求非常大,只有完善交通设施,才能支撑城市发展。


      “二环路是最理想的线路。”钟强文表示,在交通转换上,二环路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可以兼顾城内和城外,因此二环路关联和影响的范围是最大的,甚至比一环路对整个城市的影响还大。也正因为如此,对二环路的功能进行优化后,才可以实现“双快”的效率最大化。“一旦建成通车,二环路沿线市民的出行结构都会发生改变,大家会发现公交出行会更便利,去哪儿都方便。”


      “环线连接城市各个方向,可以快速到达。”交大交通运输和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也称,现在大城市的交通都比较拥挤,不管是市民出行还是企业物流都需要一个强大的交通网络,以便能够快速到达,而“双快”的建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快速出行问题,也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


      东西半环为何设计不同


      东面交通需求更大


      按照目前的设计,二环路改造施工将以南、北府河桥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半环实施。其中东半环13.1公里全线高架,南起南二环锦江桥,北至北二环府河桥,将采用建设单层、独墩高架桥的方案,桥面双向六车道,其中两条车道为快速公交专用车道;西半环15.1公里地面为双向6车道的快速路,同时新建一条双向两车道的BRT快速公交车道,高架专供快速公交行驶。对于东、西半环各不相同的设计,钟强文认为是东、西特征不同决定的。


      “东二环外向型高速公路非常多。”钟强文称,目前不管是成渝高速还是成绵高速等都在东边,东边是成都对外交通主线,“特别是春节期间,东边的交通流量巨大。”因此,东边交通需求也比西边更大。


      二环“双快”建立后


      快速公交舒适度媲美地铁


      “双快”即将开建,再加上目前市中心的多条道路也在改造期间,这必然给中心城区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


      “这些城市设施升级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广大市民出行不便,路面拥堵也让很多人不适应,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改变出行结构,根据现实调整出行方式。”钟强文称,每次阵痛都必然会带来一次城市发展的飞跃,一旦“双快”建成后,未来交通将不以私家车为根本,乘坐公共交通甚至便利、舒服得多。“快速公交的速度和舒适度和现在的地铁基本一致,人都会自觉地选择当前的最佳方式,比如地铁就在你家门前,你为啥要开车啊?”


      为了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记者了解到施工期间,二环路一圈都将铺设吸音沥青,钟强文称,这将减少30%~40%的噪音,此外护栏设计也尽量使用不通透的材质,部分路段还将建隔音屏,以减少光污染和噪音。至于之前传闻的二环路施工期间有可能采取尾号限行,钟强文明确,确实在研究中,不过只是阵痛期可能会采取的办法之一,今后随着工程建成、交通格局改变,不一定会实行。而我市之前在二环路上修建的人行天桥将全部保留,部分还将改造成今后快速公交的转换平台。


      快速路交通原则


      慢进快出 多出少进


      最快明年4月,二环路“双快”就将建成,“建成后,二环路将成为快速路加城市主干道的复合结构。将使道路得到提升,而且保障3公里以上中长距离的通行需求。”钟强文称,快速路会采取慢进快出、多出少进的原则,即快速路入口少于出口。一旦车辆上了快速路,选择非常自由,但是要上去并不是没有条件。它第一解决的是快速移动、快速公交,第二就是中长距离。而为了保障快速通行能力,届时,所有进入快速路的入口处都会设置管控标志,管控标志将采用电子显示屏,根据车流量等相关情况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进行远程智能管控。


      成都商报记者 严薇 记者 何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13:00 , Processed in 0.0493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