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0|回复: 0

成都需要思想再解放 克服盆地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2 23: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id=949654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国朋友体验成都绿道 本报资料图片
    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1月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成都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是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它们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特征是什么?将成都建成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对成都、四川、西部乃至全国有何深远意义?

    围绕这些问题,2月9日,成都商报记者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博士进行了一次对话。

    李后强认为,成都已经具备了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差距。要消除这些差距,成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站在新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迸发思想再解放的火花。

    什么是国际化城市

    有多少外国人在这里定居?

    有多少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有多少外国旅游者?

    进出口占GDP的比重?

    引进外资多少?

    ……

    <strong>国际化其实很具体</strong>

    <strong>成都必须开放,才有活力</strong>

    问:你如何看待奇葆书记提出的 “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这一要求?

    答:这个目标是非常准确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历史证明,城市开放与地理环境无关。成都历来都是中国的开放高地,南北丝绸之路都要经过成都,古代有“扬一益二”的说法,“益”就是指“成都”。

    从现实来讲,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中,成都提出了“领先发展”,但成都的物质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成都必须开放,突破盆地聚集全球优质资源,才能更快地发展。

    从现代科学来讲,成都必须开放,才有活力。只有开放才能横向比较,成都才能找到比较的优势。尤其是成都的目标是国际化城市,那就一定要把国际作为参照。

    最重要的是,成都经济总量占到四川经济总量的1/3,在全省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四川目前正处于“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成都必须承担龙头角色,领先发展起来。现在正是成都发展的千载难逢之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是最重大的发展机遇,成都在其中都承担着主力军和排头兵的责任,当然更要有更远大的目标,而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则是最准确的定位。

    <strong>充分国际化,其实很具体</strong>

    问: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如何才能做到?

    答:开放型的区域中心是没有行政壁垒的开放区域,可以是几个地区、几个省市的整合与联通。要成为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首先就要坚持走改革开放发展之路,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开创意识和智慧。成都是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要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大作用,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而且还要在这些合作中,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省内其他市州协调发展,整体进步。

    发展中要突出“产业立城”的理念。国际化城市中不少是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国际化城市,成都也应该这样,要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来增强成都的核心竞争力。要特别注意重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入驻,加强成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要有更高远的眼光,主动投身世界舞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竞争合作,主动、积极融入全球现代产业协作和市场体系。

    正在建设的天府新区就是成都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重要载体,应该聚全球之智和全球之力,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全方位开放的“第一窗口”。

    问:什么是国际化城市?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衡量指标?

    答:有。有多少外国人在这里定居?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在这里设领事馆和办事机构?有多少大公司大集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在这儿落户?有多少外国旅游者?进出口占GDP的比重?引进外资多少……

    充分国际化,其实很具体。

    例如,作为政府,就要建立开放高效的国际化运行管理体制,全面加强经济政策、产业体系、国际金融、现代生活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为开放提供环境保障。要建立区域性交通枢纽,大力发展国际性交通,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物流成本,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要提高城市服务设施标准和服务能力,增强对外部人员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人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高端人才汇聚,尤其是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汇聚需要的软硬条件,成都都应该努力打造和配备。

    对市民来说,国际化就是要按照国际惯例来办,要有规则意识,要有文明意识,要有环境意识。市民没有国际化,那就是半截子国际化,一戳就穿了。

    <strong>要领先发展,就要思想领先</strong>

    问:围绕奇葆书记对成都提出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也讲了如何落实省委的要求。第一个就是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是成都新一轮发展的紧迫任务,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产业立城”这个理念上来,落实到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实践中去。你怎么看?

    答:我觉得提得非常对。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决定出路,思维层次越高,发展越快。思路越对,发展效益就越高。

    我觉得思想要统一,首先认识到,我们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一个大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要对成都市情进行再认识,包括成都现在处在什么阶段,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发展的最大瓶颈又是什么?再根据现在城市的情况,确定新的发展思路。成都要领先发展,就要思想领先。成都尤其要克服盆地意识、内陆意识、山地意识和小农意识,要敢于与纽约、东京、伦敦、香港等世界现代化城市比较。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和支撑。成都要“立”起来就一定要大力发展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成都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尤其油气化工、新兴材料、新型能源、高端服务业,都有国际比较优势。

    刚才我们谈到“思想统一”在“产业立城”这个理念上,就要注重承接产业转移,成都不能按一般规律来承接,要超梯度,要反梯度!

    问:围绕天府新区的建设要求,成都还提出了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尽快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成都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目标?

    答:最近成都在“五大兴市战略”中特别提到了“立城优城战略”,我觉得非常好。成都现在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立城优城”这个战略的提出,可以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实施“立城优城”,大家思想要更开放一些。我们一是要用全球的智慧来规划成都,二是要用全球力量来建设成都,再就是要用全球先进的理念来武装成都。

    <strong>成都将带动“蝴蝶效应”</strong>

    问:你心目中,外资外企外来人口到西部的“首选之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答:所谓“首选之地”,就是要投资、要居住、要旅游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你这个地方。结合成都提出的目标,我觉得首选之地就是最适合国际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地方,是国际人士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最适合资本增值的地方。

    首选之地,更多的在于环境的打造上。环境分硬软环境。硬件指的就是医院、学校、交通、宽带通讯这些设施设备都要跟上。软环境,指的就是我们的政务环境,看政府是否诚信、公开、透明,办事效率是否快捷。

    首选之地,还要发挥媒体传播的作用。要善于通过微博、短信等世界通用的信息手段,来宣传成都,宣传天府新区。

    另外要发挥“海潮效应”。我们的环境越好,资本增值空间越大,就越留得住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最后形成“马太效应”,让强者更强,让成都这颗明珠在全世界都闪光。

    问:成都成为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意义何在?

    答:可以说,对成都、四川、西部乃至中国,甚至某种程度上对世界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这是由成都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成都在经济总量和人口比重上,在四川处于“龙头”,这个龙头抬不抬得起来,抬得有多高,对整个四川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都成为了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必然带动省内其他市州也快速发展起来,这是成都的重要使命。

    成都又是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成渝经济区建设关乎整个西部的大发展也关乎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成都这个“核”变强大了,对成渝经济区建设也会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对西部大开发的未来也会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可以想象,成都一旦真正成为了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必将产生“蝴蝶效应”,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发挥示范、引领,甚至助推、标杆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14:31 , Processed in 0.0395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