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5|回复: 0

成都北改打造影响成都发展命脉的国际交通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00: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北改”大型专题报道之二·交通篇

    2月22日,家住建设路的李嘉莉驱车赶到北部新城的成都国际商贸城上班,十几公里的路程花了90分钟。

    “大部分时间都堵在路上了!”李佳丽说,迫切希望成都“北改”能够早些解决城北长期以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据悉,随着成都首批“北改”重点项目的解放北路等交通要道的动工,按照成都市规划局“半小时交通圈”的规划,李佳丽的上班行程将很快实现“半小时快速到达”的梦想。根据规划,“北改”中涉及交通基础设施共有43个,包括解放北路、老成灌路等项目。2012年要启动总长约46.5公里、总投资约为79亿元(约15.8亿新元)的道路、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城北的交通体系而言,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蝶变。

    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看来,交通运输体系须注重构建完善的中心城市内循环系统、中心城市与外部有效沟通的外循环交通发展系统、有效承担组织功能的内外交通循环发展的运输结合部系统。因此,成都“半小时交通快速规划”是城市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必要条件。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滔称,成都“北改”将完善的形成决定城北成长命脉的国际交通链,有效激活大城北“产城一体化”的一池春水,有力提升整个大城北的综合竞争力。

    完善现代交通路网奠定城北国际化的基石

    据成都市建委最新披露的消息,自2月18日起,羊西线二环路至三环路(蜀汉路)、熊猫大道、解放北路这三条城市主干道作为成都今年首批“北改” 的重点项目,将率先破土动工。

    成都尤其是城北交通拥堵时日已久,交通路网体系建设被摆在成都“北改”工程的突出位置。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指出,“要把北部城区路网改造作为交通先行战略的重点区域,用城北交通会战的热潮为北改工作拉开序幕,奠定北部城区城市形态升级的工程基础。”

    由于历史规划原因,城北路网被火车站、高速公路、铁路、高压电网等割裂,断点多,盲点多,整个2.5环偏偏金牛、成华段尚未打通;而现有道路则街小路窄、路况陈旧,转换功能弱,人、车、货流量大且交杂,交通瓶颈问题突出。另外,城北三环内拥有四大客运站,过往旅客量大,到达型交通与通过型交通相互干扰,堵车问题突出,造成城北的部分路口交通流量趋于饱和,成为全市最堵的区域。

    按照“北改”规划,北改工程将全面梳理北部新区的路网体系,着力疏通易堵路,川陕路新都段将改造为8车道景观大道,明年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打通人民北路、蜀龙路5期等断头路,尽快完成2.5环金牛、成华段;改造货运路,货运大道-绕城调整互通立交预计6月通车,届时货车将统一走货运大道。

    从“北改”总体规划看,按照“8横10纵”的骨干路网规划,今年“北改”将启动总长约46.5公里,总投资约79亿元的道路、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建设。业内人士表示,畅通城北做为北改的主要关键词,将会使城北血脉相通,为旧城北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巩固成都交通枢纽地位 整个城市因此增值

    一直以来,作为成都在城北承担中心城市与外部有效沟通的北城新区,由于历史原因而无法发挥应有的战略意义。

    2月23日,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城市的动脉。目前成都的交通阻塞越来越严重,作为一个旧城改造的区域自然需要将交通放在首位,尽可能为居民的交通出行带来快捷性和方便性。

    另一方面,戴宾认为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基本骨架,它对今后城北这个区域的空间格局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市内交通运输的需要,还包括排泄地面水、铺设和架设多种地下地上管线、布置沿街绿化等功能,涉及到道路照明、架空线路杆柱、邮筒、消火栓、清洁箱、道路排水设施、交通管理标志等城市基础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先行也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的利民内容。”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提出了他的观点:现代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须在满足基本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的需求前提下,以对中心城市交通运输需求进行科学管理为基本原则,对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整体效能、成本与服务,按照综合协调、重点发展和可持续的科学交通运输发展观,对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空间布局与服务组织结构进行系统性调整与资源整合,构建完善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基本服务优良的城市“二环一部”交通运输体系:即中心城市内循环系统、中心城市与外部有效沟通的外循环交通发展系统、能够有效承担组织功能的内外交通循环发展的运输结合部系统。在这种思路下的中心城市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就是按照建立资源约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模式,为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建设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成都“北改”重头戏的交通改造方案将打通城北区域经济的“任督二脉”,有效地缓解城北新老城区的交通压力,进而巩固整个成都的交通枢纽地位,使整个城市因此增值。城北尚有大片未开发土地,随着城北问题在“北改”中得到解决,整个区域将迅速“引凤筑剿”,欣欣向荣。因而,成都“半小时交通快速规划”将是城市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必要条件。

    打造城北国际交通链 影响成都未来命脉

    当前,不均衡的区域发展不仅给成都的城市建设带来压力,降低了蓉城人的幸福生活指数,更阻碍了成都和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在更多专家看来,“北改”决定了城北的生长高度,并影响到整个成都未来的成长命脉。

    日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滔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现代大城市的交通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成都“北改”将完善的形成决定城北成长命脉的国际交通链,有效激活大城北“产城一体化”的一池春水,直接影响整个大城北的区域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整个成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川著名时评人罗智刚认为,“北改”规模大,影响远,项目多,备受川人关注,作为“北改”战役的先遣兵团,交通改造建设效果,将直接影响城北甚至整个成都的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效益与速度。“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的肌体,那么道路交通就是人的骨骼,骨骼粗壮、结实,这个人才能长的高大、健康;道路顺畅,区域、城市才有活力与动力。”

    在谈“北改”交通问题时,戴宾教授特别指出:为保证“北改”交通先行战略的成功,在考虑城市交通的方便性和快捷通畅的同时,一是要突出公共交通的优先权,在道路交通资源的使用上优先考虑公共交通;二是不仅要考虑汽车以及其他车辆处于运动状态的道路建设问题,也要充分考虑这些交通工具处于静止状态的停放问题,尤其是一些服务比较集中、交通流量大的地方更要科学规划和建设停车系统。

    (本网成都“北改”工程专题报道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22:37 , Processed in 0.0410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