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4|回复: 0

建言成都:加快产业国际化 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0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近日持续引发热议。昨日,成都市青联开展“充分国际化”专题研讨会,邀请城市规划、世界500强企业、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为成都实现“充分国际化”积极建言献策。

    <strong>融入国际经济产业循环</strong>

    汤继强成都市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

    “加快产业国际化,真正融入国际经济产业循环,才能推动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从近几年引进高端产业入驻成都后的成效来看,通过产业的力量推动了成都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

    汤继强举例说:“英特尔落户是成都标志性的国际化事件,从此成都产业国际化加快,真正融入国际经济产业循环。”对于英特尔在成都的发展历程,汤继强如数家珍。作为最早响应西部大开发的跨国巨头之一,2003年,英特尔在全国54个城市选址,最后锁定落户成都。这为本地加工贸易出口带来巨大的辐射效应,吸引了众多国际高科技企业前来投资。“这标志着西部城市发展IT产业的分野。”汤继强说。

    据介绍,目前,已有207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成都,“超过了重庆、西安、昆明等西部城市”,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把研发、运营中心设在成都。公开资料还显示,2011年,成都进出口总额达379.1亿美元,在11个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长53.9%。同时,成都GDP接近7000亿,居西部第二。

    英特尔落户成都后9年内多次追加投资,总投资超过6亿美元。继英特尔之后,德州仪器、戴尔、仁宝、纬创等也纷纷进驻成都。“德州仪器与英特尔只隔一条马路,两家制造芯片的高端技术企业进驻一个城市的现象十分少见,这说明跨国企业对西部非常重视,对成都期望很强。”汤继强说。

    <strong>提供一站式政务配套服务</strong>

    现在世界500强扎堆往成都走,成都如何优化环境?产业国际化需要诸多因素配合,在优化区域环境方面,汤继强反对“零和博弈”的观念,“不能让参与博弈的各方,非利即损,一定要在开放的平台,增加社会收益,实现双赢”。

    除了观念的更新,政务配套服务也应当走国际化、专业化的路子。汤继强说,高新区服务的产业是国际化产业,政府的服务应该是一站式的,在窗口集中办理各类事项。

    “产业立城,交通先行。”汤继强说,现在,每天都有两个航班的波音747将Ipad终端产品从成都运往世界各地,全世界一半以上的Ipad是成都造。过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不了货机,近年来引入了日本全日空航空,美国联邦快递等多家国外客货航空公司。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有33条国际航线,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港。此外,四川在建的高速公路数量全国第一。他认为,成都尚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从趋势来讲,成都将是中西部最先和最快国际化的城市,但从硬件配套建设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trong>人才</strong>

    叶贤圈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成都分行行长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摩根大通银行在成都设立分行的原因很直接:世界500强到哪儿,摩根大通就跟到哪儿。叶贤圈说,国际金融服务机构入驻,既为在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金融批发服务,又能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金融服务。

    目前,成都有13家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数量和运营方面都表现不错。但与北京、上海相比,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外资银行规模和人员数量上。叶贤圈期望,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能把运营中心、财务中心设在成都,吸引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进驻。

    对于助推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叶贤圈认为,金融服务机构的后台建设需要庞大的人才支持和人才储备需求,而“成都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下一步,本土培养的人才,应该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化公司。”叶贤圈说。

    <strong>教育</strong>

    李娟 香港青峰社荣誉会长

    对于从小在成都长大的李娟来说,从香港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最欣喜的是看到成都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香港新鸿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近两年,李娟频繁往来香港与成都,寻找投资机会。为免两地奔波,她打算带上两岁半的女儿。但经过多方打听,成都仅有两家国际幼儿园,且入园名额都满了。深有感触的李娟建议,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配套服务必不可少,其中教育国际化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strong>医疗</strong>

    蒋婕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助理

    随着来蓉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士不断增加,如何解决他们的看病问题,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考虑因素。蒋婕认为,城市国际化需建设国际化医院。

    蒋婕称,全球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是JCI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但目前,成都还没有一家医院通过认证。另外,外国人看病一般会使用的国际医疗保险卡,绝大多数本地医院也无法提供国际医保服务。“打造国际化医院不是简单复制,要从人员到管理制度都有质的飞跃。”蒋婕说。

    <strong>NGO</strong>

    雷建成都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

    在国际上,社会教育、健康医疗、社会服务是NGO的主导领域。雷建认为,城市的国际化进程离不开非盈利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人们常常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实际上政府不可能完全承担所有领域的责任。”雷建称,大量的公共服务是通过NGO、社区实现的,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快,能够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给予NGO更多独立发展空间,帮助市民形成志愿、自发的互助意识。

    成都商报记者 张佳 摄影记者徐群冠一

    <strong>相关链接</strong>

    <strong>青羊区与清华大学签订国际化合作备忘录</strong>

    成都商报讯(记者赵一丹)昨日,《青羊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在“责任 创新合作———全球化背景下的学生素质培养论坛”上正式出台。同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培训中心还与青羊区在论坛上签订了国际化合作备忘录。首个项目是请青羊区一批中小学教师到韩国考察学习,今后还会有更多类似项目。另外,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培训中心还会派老师来青羊区学校介绍经验。

    据介绍,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在整合外研社中小学生英语教材资源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原则,在教材的设置上力图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成都首套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读本。“如何把这套读本真正应用到学生课堂上,我们正在考虑中。”青羊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22:24 , Processed in 0.0452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