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3|回复: 0

《小康》看成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0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日前出版的《小康》杂志2012年3月刊,推出了全国“两会”成都特别报道,通过开篇导语和《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成都“运输大通道”提速》三篇力作,深度揭示成都的“裂变”蓝图。今日,本报对此次特别报道进行摘录编发,以飨读者。

    开篇导语

    成都“裂变”蓝图

    开放的世界,是成都的舞台;开放的成都,是世界的机遇。

    全球产业布局在加速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持续深入,承接国内外大规模产业转移,将是成都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机遇。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成都如何抓住历史的机遇?

    成都集中了四川省1/6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占到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8%;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在增速方面,成都居首位。

    截至目前,成都已有207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各类金融机构超过80家,全球生产的电脑中每5台就有1台是“成都造”,全球三分之二iPad“成都造”……可以说,成都占得了先机。

    但是,无论是城市形态还是城市体量,成都与国际化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不足以支撑新一轮发展的需要。

    成都有宏大的雄心、长远的眼光,更要有科学的规划蓝图。

    今后一个时期,成都的发展定位是力争成为“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这个定位,虽然是立足西部的区域性定位,但又强调塑造“全球比较优势”,因此也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定位、国际化定位。

    当然,成都地处西部内陆,既不沿海也不沿边,要成为国际化城市,必须把交通摆在优先位置,下决心首攻交通、大兴交通,更加紧密地融入全球交通大循环。

    明确了新一轮发展定位的成都,正坚定不移地踏上开放发展之路。这些兴市战略,描绘出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将“怎样裂变”的蓝图。

    第一篇

    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升级成为具有更高集中度、更强带动力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体现了成都对于区域竞争挑战的积极应对,更是成都乘势而上的奋进定位

    结合对市情的再认识,在去年12月17日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成都市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西部佼佼者期待再升级

    一个城市确立什么样的发展定位,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抱负,也最终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定位是成都在充分考量区域竞争、城市竞争的历史和现状后的必然选择。

    放眼全中国,成都经济总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处在第二梯队的中游位置。第二梯队,恰恰是副省级城市竞争最集中、最激烈的组团,每个位次之间的差距只是百亿数量级。成都稍一松懈就可能滑向第三梯队,努一把力就可能进入第二梯队的前沿,甚至成为第一梯队的后备力量。

    成都就站在这样一个进退攸关的成败关头,稍慢一步就会一误再误,领先一步就可能步步领先,升级成为具有更高集中度、更强带动力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体现了成都对于区域竞争挑战的积极应对,更是成都乘势而上的奋进定位。

    做最好的“增长极”

    2012年2月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成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已经锋芒初露。

    2011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85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GDP总量超过武汉和青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比上年提升2位。而在增速方面,成都在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比上年提升了3位。

    已经亮出了“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锋芒的成都,正在努力做最好的“增长极”。

    立足新的发展起点,成都按照“五大兴市战略”的部署,正在以“领先发展”的姿态,积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的奔跑者

    认清了发展道路和方向的成都,已经在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道路上迅速奔跑了。

    据成都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分产业来看,2011年成都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7.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43.9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83.4亿元,增长12.4%。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58%和40.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8∶45.9∶49.3。

    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成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截至目前,在成都落户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207家。而成都,也愿意成为世界了解西部的“第一窗口”,成为全国和全球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地区的首选之地。

    第二篇

    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全球著名企业正在向成都聚集,成都正在为这些“金凤”构筑“新巢”——天府新区。

    去年12月,天府新区8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涉及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等内容。

    构建经济新版图

    2011年11月,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天府新区将与成都中心城区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发展核。不同的是,中心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将重点提升传统服务功能,以文化、商贸金融等功能为主;而天府新区为重点开发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文化行政、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天府新区的战略使命是成为内陆世界级城市、城镇群对外开放的支撑平台,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引领西部发展的重要经济中心,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辐射大西南、带动大西部,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体现科学发展的示范型新区。”

    “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新城

    天府新区不是简单的“工业园区”, 而是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三者放在“一张图”上同步推进。

    天府新区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的60%都是生态用地,不难想象,未来的天府新区将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天府新区还将利用“产城一体”来解决“城市病”。

    此外,天府新区将打造中西部第一个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在成都高新区大源商务核心区地下修建全长2.8公里的环形车道,片区内各个地块的地下室全部连通,串联起地下约3万个停车位,包括自有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

    两个“万亿”基地初具规模

    “天府新区将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引擎作用,投资必将带来丰厚的回报。”在天府新区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成都市市长葛红林透露,在天府新区发展的近期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

    以“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为目标来进行定位和建设的天府新区,最终将建成西部高端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两个基地的产值都将在万亿元以上。

    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都,数量继续稳居中西部第一。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的高端制造业基地,都已初具规模。

    一个西部金融中心主战场

    天府新区内金融城的蓬勃发展正成为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关键。

    截至2011年底,已引进了四川银监局、四川保监局、成都市金融办等行业主管单位,并聚集了银行、保险、创投、交易所等区域性总部80余家,注册资本约160亿元,金融业业态日渐丰富,集聚发展态势已初步呈现。

    深圳独立研究咨询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第三期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报告对全国29座城市进行了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评价排名,成都成为升幅最大的城市,从2010年第二期第19位上升到第9位,并位居西部之首。

    据成都市金融办相关人士透露,2012年,成都将力争入驻金融城的各类金融机构超过80家,实现增加值超过100亿元。

    第三篇

    成都“运输大通道”提速

    要确立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经济优势,成都必须先打造西部交通主枢纽,形成领先西部、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交通优势。

    “成都必须全力打造交通优势来弥补地理区位的劣势。”2月22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坦言:成都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交通主枢纽”,融入全球交通大循环中,首先要把交通摆在优先位置,下决心首攻交通、大兴交通。

    坐稳“空港第四城”交椅

    今年初,各地机场纷纷发布2011年“成绩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与深圳机场的PK中再度胜出,坐稳全国“空港第四城”的交椅。

    成都“空港第四城”的地位也吸引了更多航空公司考虑加大在成都投资建立办公基地。

    目前,成都已经拥有7条国际直达航线,12条代码共享国际航线,随着成都市打造第4个国际航空枢纽城市步伐的推进,到2015年,成都包括货运在内的国际直飞航线将达到30条。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将实现枢纽机场年旅客输送量6800万人次,货运量170万吨,建成国际级航空门户枢纽,打造成为“城港一体”的空港都市区。

    欲做第四个区域物流中心

    到2015年,成都将初步建成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区域物流中心,以及面向欧洲、中亚的转运中心。

    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告诉记者,打造交通枢纽,关键就是要打造“旅客中转和货物集散的目的地”,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几大要素还必须加紧建设,“一是物流通道的建设,实现货畅其流;二是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要规划物流的集中发展区。”

    未来几年,成都市物流办将吸引大批实力企业进驻物流集中发展区。随着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正式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使用,新都物流中心传化成都基地开通货运专线近200条等,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物流中心的雏形已逐步形成。

    水陆空联运 通江达海

    随着一大批物流企业相继落户成都,成都与外界的联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国际直飞航线的开通让所有到成都投资的企业材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成都市将以泸州、宜宾和乐山三大港的坚实后盾,发展“公水联运”“铁水联运”,相当于为成都“造”一座港口。

    通过成自泸高速、成内泸高速、成乐高速、乐宜高速实现“公水联运”,通过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实现“铁水联运”,成都的所有货物都可以直接到达沿海港口城市,形成一条出海的货运大通道。

    在公路物流枢纽方面,成都在东部龙泉驿区建设长江水运货物物流中心。此外,成都市青白江区还提出,要全力打造“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国际性枢纽型内陆无水港。

    铁路公路稳步推进

    成都市交委主任胡庆汉表示,目前成都至西安、成都至重庆的客运专线已经得到落实。“通过成西客专,成都市与郑州铁路枢纽以及华中地区的连接将更为紧密,而通过成渝客专,成都与武汉铁路枢纽以及华东、华南地区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

    高速公路方面,成都市目前有5条在建高速,其中今年9月前成自泸、成绵复线将建成通车,成安渝、成南巴力争在年内通车,明年第二绕城高速也将建成通车。届时,成都市高速公路总量将达到780公里以上,通车里程在全国都将位于前列。

    成都地铁2号线将于10月份通车运行,而年底2号线西延线也将与成灌快铁联通,此外成蒲铁路也将争取在今年内实质性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成都人社区 ( 蜀ICP备09027222 )

        GMT+8, 2025-4-22 22:21 , Processed in 0.0741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